中国原料网 - 原料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医疗保障局谈个别药品涨价:原料药垄断、调节机制不充分
4.biz | 商业搜索

医疗保障局谈个别药品涨价:原料药垄断、调节机制不充分

信息来源:yuanliao.biz   时间: 2020-03-21  浏览次数:32

中国网财经8月22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9年8月22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介绍加强常用药供应保障和稳定价格的措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以下是原文: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各位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药品保供稳价,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也是社会高度关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针对常用药价格上涨的问题,按照国务院部署,医保局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健全药品价格供应监测预警机制;对重点品种进行价格成本专项调查,开展医药行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推动质量一致性评价,推进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试点,开展抗癌药谈判;扩大医保目录,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药品领域价格监督检查和原料药的反垄断执法,严肃查处冰醋酸和扑尔敏原料垄断案,对部分原料药涉嫌垄断立案调查。

通过上述措施,目前药品价格总体保持了稳定,特别是一些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药品,通过带量采购,医保的准入谈判,价格大幅度下降。对于保障群众的基本用药需要、降低用药负担,发挥了积极作用。

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70%的常用药价格降低或持平,抗癌药等高价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到18%。30%左右常用药的价格有所上涨,个别品种涨幅较大。

从药品涨价的原因来看:一是市场调节的机制还不充分。涨价药品多数具有市场容量小、竞争不充分的特点,往往临床必需,缺少替代,容易出现“以缺逼涨”的态势。

二是上游原料药垄断涨价。一些药品或者是原料药生产环节高度集中,原料药分销的渠道容易被控制,通过垄断控销来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

三是有客观的成本因素。如人工成本投入增加、产品质量水平提高、环保投入增加,也产生了合理成本的增支,对于历史价格低的药品影响较大。

针对目前突出的问题,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医保局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60次常务会议的要求,做好药品价格的稳定工作,努力保障临床用药的供应稳定和价格合理。一是积极应对当前药价过快上涨。对于不合理的涨价将约谈敦促企业主动纠正。采取公开曝光,中止挂网、失信惩戒等措施,直至依法依规实施处罚。二是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综合运用监测预警、成本调查、函询约谈、信用评价、信息披露、暂停挂网、违法处罚等措施,引导企业合理定价,自觉规范企业的行为。三是着眼于治本之策深化改革。包括深化药品集中采购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试点,建立价格和招标采购的信用评价和激励惩戒措施,促进形成公平健康有序竞争的市场秩序。

最后感谢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对医保和医药价格管理工作的支持,希望你们继续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积极客观地反映报道药品价格变动情况,同时引导好社会预期,给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谢谢大家。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原料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