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很多季节性时令野味,有的可以直接吃,有的可以做成特色食品。炎热的夏季,挖着西瓜追剧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常态,除了西瓜,神仙豆腐跟凉粉,都是清凉一夏的好东西。
在农村集市或是城里路边摊,你会经常发现一种小吃,那就是凉粉,晶莹剔透、加上红糖水、芝麻、花生跟其他调料,吃着像果冻,味道独特,成为夏季必不可少的美味,提到凉粉,不得不说它的原料,“凉粉籽”。
“凉粉籽”是我们贵州的地方称谓,这种植物学名“假酸浆”,别名:水晶凉粉、大千生、冰粉、苦莪等,全草药用,有镇静、祛痰、清热解毒之效。原产于南美洲,在国内分布较广,一般分布在田边、荒地、土埂、房前屋后,是一种常见的药用及观赏植物。
凉粉籽,长得像灯笼,成熟的时候,橙黄橙黄的,深受小孩子的喜欢,经常摘来拿在手里玩,小时候没有弹珠的时候,摘这种“灯笼果”玩弹珠,看谁弹得准,弹得远,乐此不彼,开心得不得了。
小时候,暑假不是做神仙豆腐吃就是做凉粉吃,采来酸浆果,捣碎后虑去种皮跟籽,加入适量清水,然后加入适量草木灰水,静置半小时以上,晶莹剔透的凉粉就做好了,口感滑腻爽口,一点不输喜之郎。在夏季,吃凉粉,消炎利尿、消暑解渴的夏季保健食品,真的是清凉一夏。
以前没有冰箱,山泉水则是最好的凉粉配料,山泉水甘甜、加上凉粉的嫩滑,往往吃一碗不够,“三碗不过岗”是那个时候吃凉粉的常态,随着冰箱的出现,现在很多村民不再采摘酸浆果做凉粉了,路边跟房前屋后的凉粉籽成为了不起眼的野草,同时也成为了一道不起眼的观赏植物。
凉粉你吃过吗?假酸浆你认识吗?你们那里怎么称呼的?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