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料网 - 原料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能耗双控、环保限产限电、疫情……部分原料涨超100%,投入品明年或将迎来全方位涨价!
M.biz | 商业搜索

能耗双控、环保限产限电、疫情……部分原料涨超100%,投入品明年或将迎来全方位涨价!

信息来源:yuanliao.biz   时间: 2021-12-15  浏览次数:42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市场大宗工业品供应紧缺,下半年原料或仍然在其推动之下呈现上涨趋势,企业经营压力大!

  文/水产前沿 林贞武

  众所周知,近期多地在能耗双控加码督查下,不论是环保查处还是限电限产等操作,导致化工原料供应不足,市场涨价,受此波及,水产投入品中的消毒剂、杀虫剂、调水类、化学性改底类等产品以及所用到的包材等原料成本再次上涨,部分产品如有机酸类生产成本涨幅超100%,特别是黄腐酸钠涨价厉害。此前由于国外疫情影响,很多原料如维生素,兽药原料如乙酰甲喹、氟苯尼考、泰妙菌素、替米考星冰醋酸涨幅15%,葡萄糖、冰醋酸更是涨价严重,本次又遭大范围原料涨价,包材也涨价了约30%,中国水产投入品行业企业倍感压力。

  据数据显示,在能耗双控政策指导下,以下各省份已有大动作:云南省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坚决做好能耗双控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9-12月工业硅、黄磷行业减产90%;江苏地区能耗双控加码督查,部分纯碱企业9月已有减产计划,开工率降幅或在20%。内蒙古从2021年起不再审批PVC、甲醇、乙二醇等新增产能项目;广东暂停“两高”项目节能审查,确保完成今年能耗双控目标特别是能耗强度降低目标任务;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约谈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红色预警地区,提出整改要求。浙江省严控化工等产能规模,推动高能耗工序外移。无论是云南限产90%,还是多个地区对于化工企业的产能限制、高耗能工序外移,能源双控对于当地大宗工业品的供给端冲击无疑是“火上浇油”。除了限产之外,江苏南通地区反映收到通知降低15%的用电量,云南、内蒙古、广西等多地电力持续告急,限电将成为常态。叠加新一批环保组入驻,环保限产同时推进,各省市秋冬季限产也将启动,届时环保力度将再加大,各大化工重镇开工率也将有所降低,“金九银十”旺季叠加限产限电的供应紧缩,化工品除了价格上涨外,部分产品或将出现货源紧张的局面。(数据整理自涂料采购网)

  那么,随着大宗工业品供应紧缺,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增加,接下来水产养殖用投入品是否也会出现涨价潮成行业共同关注问题。对此,笔者专门采访了水产投入品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了解企业近况以及是否涨价等行业共同关注的问题。

  下半年原料仍然在大宗原料涨价的推动之下呈现上涨趋势

  水产前沿:今年化工原料涨价情况如何,价格上涨主要受什么影响,接下来的行情趋势您怎么看?

  河南安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温俊奇:今年以来,原料涨价,尤其大宗原料普涨引起各方关注,随着新冠病毒在海外快速传播,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且坎坷,海运费用更是翻倍涨,企业成本压力大增,其中最难的就是生产型企业。今年除环保督察外,国内局部地区7-8月更是因突发洪灾和新冠疫情等多重影响,抗洪救灾,工厂歇业,物流停滞,各种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灾难让下游担忧疫情反扑大量补充库存,再加上抗灾防疫,下游行业生产恢复形成更加迫切的供需紧张态势,原料市场的引火线被点燃,一方面原料价格一路上涨,而且货源紧张;另一方面原料上涨带来巨大成本上升,企业和终端消费者都难以接受,从年初涨到年中,势头很有可能持续到年尾,涨价声更是此起彼伏,所以今年行情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两头受压。

  化工行业作为顺周期行业,在后疫情时代,伴随着各行各业全面复工复产,我国宏观经济全面复苏,化工行业也随之高度景气,进而带动上游原材料的需求量快速增长。与此同时,自2020年疫情在全球爆发以来,除了我国强有力的控制住外,其余大多国家目前基本都还处于疫情的影响之中,再加之入境管制,进口型生产企业也受之影响,在新冠疫情和国家能耗双控大环境影响下,国内不少化工企业的产能都受影响,市场产品明显供不应求。涉及到我们水产动保行业的原料,如:多西环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复合碘、聚维酮碘、戊二醛、苯扎溴铵等原料受上游化工原料涨价影响,今年化工制剂类产品成本都有突破历年记录。其实上涨只是最近的一个集中汇总梳理的体现,放眼整个动保板块,像多西环素、醋酸、安乃近、阿莫西林、磺胺类、碘类、季铵盐类等原料从环保督察,化工行业限产、停产到如今疫情爆发、自然灾害不断,近两年几乎都一直在高位运行状态,比如醋酸价格,较比2020年低位涨幅更达近300%左右,同时下游需求坚挺,厂家库存有限,短期供应端难以弥补,所以化工原料板块价格普涨,甚至供应端出现“无现货”、“不保价”或“不报价”等现象早已形成常态。

  我认为经济运行具有联动性,如果某个企业发展得很好,资金实力、资源途径、备货能力和经营方式等优势都会有相应的体现,最终集中体现在企业自身抗风险或带动其他行业发展上,所以个人认为下半年原料仍然在大宗原料涨价的推动之下呈现上涨趋势,但在国家宏观把控和部分优秀企业复苏复产的带领下,接下来化工原料较难出现持续飙升的情况。

  渔美康集团总经理助理郭建:今年的化工原料,就我们会使用到的而言,涨价潮从年初一直持续到现在,比如有机酸原料,各种类型涨价80-110%左右,黄腐酸钾上涨1倍,化肥类原料上涨60-90%,化工类涨价70%左右,短期内往后看还会存在继续上涨。表面来看是供需关系失衡,但其背后原因就有很多了,主要原因还是受到货币贬值推高价格、基础原料端产量缺口、贸易失调及管控、部分工厂停产、生产成本增加、下游需求情绪恐慌、碳排放管控的限产等等。今年受新冠疫情继续影响、全球性运输不通畅、他国经济形势大量放缓,以及货币贬值对价格推高,同时很多基础原料都存在限产、停产现象,从而首当其冲让化工基础原料产量承压。在国内因为环保、不规范等关停、限产的化工企业也很多,从而在偏上游的提取、加工环节,也直接影响了产能释放。因为化工产品的应用面广,位于中游的制剂企业数量和种类众多,一旦某基础原材料产量供应不及时或者价格推涨,必然催生价高者得的非理性现象,从而让产品缺乏竞争力、缺乏承受溢价空间的企业被抛在后面难以采购,或者恐慌性采购,综合这些因素涨价就特别明显。往后看的话,国家层面的碳排放管控已经提上要求,大量化工企业都需要投入大量成本进行生产改革、对高耗能生产化工品还需要降产或者技术、设备改进,这些都会涉及大量成本投入或者大量的产能降低,那供应缺口及成本增大就会更加明显。同时对于国外大量印钞带来的货币贬值从而导致原材料价格暴涨,也需要去管控进口,以免我们去为这种泡沫买单。这些综合性经济形势面前,一段时间内涨价应该会是一个必然和常态。

  北京奥特奇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中国区市场开发经理张羽帆:今年很多化工产品比如多种金属元素都出现了“疯涨”的阶段。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疫情的影响,导致开采和生产的进度都有所放缓,同时我国对于不少金属元素,比如铜的自给率不高,因此被整体产需的失衡所累。此外还要考虑到高新技术领域,新能源板块对于铜销费的利好,都使金属元素及有类似产业特征的化合物价格一路飙升。今年下半年开始过高的价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回调,这和高价导致的消费端疲软有关系,但是长远来看,后疫情时代的很多因素比如高通胀预期,消费需求复苏还在支撑着这类化合物的高价位。

  广州市利健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权锋:原料上涨,我认为有这几方面因素:(1)美元超发,资产价格上涨(2)受疫情影响,国际产能不足,国内货源出口需求旺盛,满足出口,导致国内供应紧张;(3)减碳,碳中和等环保原因,限制产能。关于接下来市场变化,我认为未来趋势上涨或维持高位。

  今年暂不涨价,明年终端投入品可能会上调

  水产前沿:今年生产所用到的原料持续上涨对于公司有什么影响,公司相关产品是否也会跟随涨价?

  众合发(北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其平:今年的原辅材料上涨与疫情防控相关也与中美贸易战有关,由于公司去年年底备货充足,今年上半年影响有限,下半年开始,陆续影响到效益,考虑到市场因素,暂未上涨相关产品价格!对于我公司而言,由于化工产品在公司整体销售中的比重不大,所以,目前化工产品的大幅上涨,我们尚可承受,如果继续上涨,明年开始,应该会上涨部分产品的价格。另外,对于水产投入品行业而言,如果没有自主研发的能力,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面对原辅材料的上涨,终端售价很难上涨,困难将是空前的;幸好我们做了大量的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储备,足以应对市场变化。

  广州市利健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权锋:(1)化工原材上涨,公司生产成本大幅上涨,成本压力大增。(2)首先是企业内部被迫消化一部分,如果消化不了,公司化工类投入品等产品将被迫涨价或减少供应。

  北京百泰富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卫明:今年以来,多类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已传导到水产行业,行业企业或多或少都受到影响。我认为原材料上涨主要有两个方面因素,一是新冠疫情影响,二是环保高压影响。关于是否涨价的事情,我认为在全行业能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无论大小公司可能都面临一次全方位调价的选择。至于今年,我们公司不会涨价,明年年初有可能调价,主要得看市场行情变化情况而定。

  武汉华扬动物保健集团副总经理张玉华:受全球新冠疫情和国内环保的双重影响,今年上游原料供应不上,特别是一些进口原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这个问题短期内很难解决,涨价的潮流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有些产品甚至会面临缺货的可能。关于我们公司产品是否涨价问题,华扬暂时还没有涨价的计划,只要是在公司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公司都会内部消化,不会将压力转嫁于市场和养殖户;若库存用完,原料还在高位,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我们会重新进行成本核算,做出适当调整。

  河南安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温俊奇:价格上涨是目前我们水产动保企业都需要面临的共同问题,对于产研销一体的企业更是面对原料、包材、生产、人工、仓储运输、销售成本等诸多环节的大幅度增加,无疑加大了企业的经营生产难度。虽然近期受到诸多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但是安进目前的水产和畜禽板块产品价格基本还处于稳定阶段,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我们继续保持发挥公司集中采购、批量生产等优势,在采购、生产环节和调整产品结构等方面压缩成本,缓解上涨压力,维持较为稳定合理的“价格生态”,尽可能做到原材料涨价与成品制剂涨价不同步,给市场和我们用户留一个缓冲时间。

  面对持续上涨趋势,如在无法自我消化成本压力的时候,尤其是涨价幅度更大的化工类投入产品板块,如年底原料大备货期间价格还一直涨或者持续高位浮动,那么我们是需要考虑调整成品制剂价格。

  北京奥特奇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中国区市场开发经理张羽帆:对于奥特奇来说,本次涨价的这类大宗化工产品也是我们的上游原料,铜铁锰锌的价格上涨的确给了我们很大的经营压力,近几个月我们也进行过很多次关于价格策略的讨论。但是目前我们也留意到国内农牧业的产业现状。无论是畜禽还是水产,受疫情后消费和养殖动物疫病的影响,眼下的企业经营利润都不高,压力很大,奥特奇一直有“在中国,为中国”的经营理念,所以我们目前依然维持着绝大多数产品的价格和供应,以内部的降本增效作为首要的应对措施。但是如果上游化工原料的价格继续上涨,我们也许也会在必要的时候做调整。

  渔美康集团总经理助理郭建:就目前来看,此次涨价对公司的影响还是有的,在这一系列的涨价面前,企业也会面临不得已的提价,从而去稳定产品质量。但总体而言我们的涨价也只是涉及个别产品,因为涨价与否同基础化工品的价格不一定呈严格比例波动关系,这是因为每个企业对产品的复方配比及研发、生产管控的技术化、精细化程度不一。比如塑料类包材的成本主要在于高密度石化聚丙烯聚乙烯、厂房设备及模具成本分摊、生产能耗、人工费用几项。而这几项当中,渔美康集团的康源包装做为集团子公司,内部就需要消化其塑料包装2000多万,其厂房设备及模具成本的分摊都已经折进去了,而人工费用因为全部是使用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包装全工厂也就几个工人完成生产,分摊进产品里的费用极低。而生产能耗无论生产多与少,对于每个产品是固定的。从而在塑料包装的成本增加上只会有原料的价格会引起变化,而单基础原材料的涨价对成品的价格上扬反映就没那么疯狂了,从而让涨价幅度并不会那么厉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也对外供应塑料包装,虽然也涨价了,但依然具有极大优势的原因。同理也差异的地方在于,动保的制剂复配配方更为复杂和多样,严格控制好基础原材料品质的同时,只要不是配方所有原材料都涨价,控制好管理、品控、物流,单一的基础化工原料涨价相当于涨价系数分子的变化不大。价格波动的背后考验的是一个企业的综合能力。行业当中有些企业压力大来源于各个方面,比如使用单一原料灌包生产无法承压价格波动,或者品控不严导致大量退货、返工,还有销售量不稳定导致采购成本高、生产成本高、库存及发货成本均高等等因素。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认为就是基础化工原料惹的祸,或者让其背这个锅。目前我们的涨价都是微涨或者提升管理效率的方式来控制,总体而言还是比较良性的。但同时也需要提醒我们的水产投入品使用者,目前的涨价是总体现象,其中见利伺机恶意涨价的现象也存在,我们依然要通过分辨高品质、大品牌、信得过的产品使用,把钱花在刀刃上,方能健康高效成就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投入品原料供应商开始涨价

  厦门格林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光龙:此波原料上涨从去年12月初就开始了,单单过硫原料的当前价格相比去年11月大概上涨了70%,用于生产过硫片相配套的其他部分原料翻了一番多。关于原料价格上涨,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国家印制钞票、通货膨胀的结果,其次,下游需求旺盛,供需矛盾,原料接下来可能会有所回归,但不可能回到原点。对待原料上涨压力,公司内部消化一部分,出厂价格调整一部分,总体来说公司运营压力还是很大。格林特根据自己研判,去年12月份有预订了一些原料,但也有没有研判到位的原料导致没有预订。同时,之前预订的原料基本消化完,而当前用的原料都是高价位购买,这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为缓解生产、经营压力,目前我们公司在不同含量的产品上进行从20%到50%不等幅度调整了价格。

  河南省巩义市高源净水材料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武启帆:今年化工原料涨价厉害!从7月底开始,由于疫情影响原料供应紧张,石油价格上涨,而聚丙烯酰胺的原料主要来自于石油,目前1吨已经上涨了3300元。同时,最近由于国家对9个省份的化工领域限产百分之九十,很多企业生产线直接停关。其次,煤炭价格一路飙升,而生产聚丙和聚铝主要的热源来自蒸汽,蒸汽现在不断涨价,聚铝价格上涨250元/吨。综合影响下导致我们生产成本增加,目前公司的聚铝已经上调50元/吨,同时销售方式调整为现款订货,产品价格随市场当日价格波动,原材料进货少进勤进。我认为如果接下来这相关能源持续供应不足,原料价格还会再次上涨。

  投入品包材上涨

  广东桶易塑料容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廖伟鹏:因为疫情国外化工原料产出不足,我国大量出口导致国内供求大于供给,今年化工原料一直坚挺,生产包装桶的原料上涨了1000元/吨。由于原料上涨了百分之十几,因此我们公司的成品只能跟着涨价,预计年底只涨不跌。有从事这行的朋友在朋友圈吐槽道:“曾经有8600元/吨的K8003放在眼前没有好好珍惜,等到涨到9300元/吨才追悔莫及!”

  总结,关于一线终端产品价格是否涨价,养殖户朋友今年暂时不用紧张!据笔者本次总体了解情况得出,大多数投入品企业由于前期库存做得比较好,暂时影响不大,也有部分企业把涨价压力暂时自己承担了下来,保持原价,以观后市。虽然行业目前不计划涨价,但是大多数企业也透露,由于原料上涨,公司经营成本上升不少,如果原料继续高价运行,年后可能会考虑调价!

  转载声明

  未获许可转载,一律按侵权追究!

  新闻报料、线索提供,联系:news@fishfirst.cn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原料网证实,仅供您参考